陕西省养生协会主办

中医养生与现代营养

中国传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研究运用食物保健强身,防治疾病,促进机体康复的一门学科,涉及中国传统营养学、中医理论、食物保健、食物本草、饮食养生、饮食治疗、饮食节制、饮食宜忌等诸多方面的内容。与其他学科一样,中国传统营养学经历了由无到有,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,其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必须摄取食物,以维持身体需要。早在上古时代,人们在寻找食物过程中,不断品尝,逐渐分清药物和食物的区别,将有治疗作用的动植物均归于药物,能饱腹充饥,对身体有益的动植物均归于食物,因此在医学史上有“医()食同源”的说法。钻木取火由古人茹毛饮血的生食转变为熟食,为人类增进健康创造了条件,这是一大进步。商代,相传伊尹精通烹调,同时善于配制各种汤液治病,原料中就有“阳朴之姜,招摇之桂”,姜桂即是调料,又是发汗解表、宣通阳气、温胃止呕的佳品。此时中国传统营养学已经初具雏形。至周代,据《周礼·天官》所载,食医位居疾医、疡医、兽医之首,可见当时朝廷非常重视饮食养生和治疗问题。这标志着中国传统营养学已形成制度,比西方营养师早了2000多年。


传统营养学在预防、保健、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,在食养、食疗方面更突出,这些大多记载于医书和本草著作中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重要医书——《黄帝内经》,它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,也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学的理论基础,并提出了全面膳食观点。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云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。”这样配制的膳食才符合人体健身的需要。这可能是世界上全面膳食的最早记载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成书于东汉之前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共载药物365种。书中也记载了一些有药用价值的食物,如薏苡仁、胡麻(芝麻)、芡实、山药、龙眼、干姜、核桃仁、蜀椒等。东汉时期的医家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中选用不少食物治病,如用于心神失养,精神抑郁的“百合鸡子黄汤”,就是典型的代表。晋代葛洪在其所著《肘后备急方》中,首次记载用海藻治瘿病(甲状腺肿),用猪胰治消渴病(即糖尿病)。唐代孟诜撰写了第一部食物本草专著《食疗本草》,共分三卷,收载食用本草241种,每味食物名下均载有数个处方,其配制合理,使用方便。唐代医家孙思邈在《干金要方》卷二十六食治篇中,指出“食能排邪而安脏腑,悦神,爽志,以资血气。若能用食平疴,释情遣疾者,可谓良工。夫为医者,当须洞晓病源,知其所犯,以食治之。食疗不愈,然后命药。”书中论述用肝脏治夜盲;海藻、昆布治瘿瘤;谷皮防治脚气病等。《饮膳正要》是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,内容丰富全面。全书共三卷,卷一概述各种情况避忌,以及聚珍异馔。卷二介绍“诸般汤煎”和“食疗诸病”。卷三是食物本草,并附有图谱。书中还首次记载了用蒸馏法工艺制的药酒。明代医家李时珍勤求古训,博采诸家,共收集本草1892种,著成《本草纲目》一书。《本草纲目》不仅是明代以前本草的集大成者,也是食物本草的总结。其中食物约占全书本草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,均作了全面评述还增补了不少以前未记载或述之不详的食物。此外还记载了大量食疗方。清代章杏云的《调疾饮食辨》、王孟英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也各有特点。




总之,中国传统营养学在上古时代与医药同时萌芽与发生,至商周渐成雏形,设“食医”专司此事,至秦汉、唐宋逐渐奠定基础,复经元明清充实发展,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学说,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与临床经验,值得后人挖掘、继承、发扬、提高。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,社会发展的本质既不是物质财富的增长,也不是经济的全面改善,而是人类自身的发展。营养与健康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最基本的要求,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国民营养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和动力之一。是反映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,也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,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全球卫生战略的第一项工作就是“增进必要的营养,供应足够的安全饮用水”。中国的统计表明,公众正受到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的双重困扰。中国存在着大量因营养缺乏而导致的不良症状。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国家统计局估计,严重的营养不足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率(发育迟缓是中国最主要的营养不良的表现),农村为39.1%,城市为8.9%;低体重发生率农村为17.8%,城市为4.6%;包括铁、维生素A、碘、钙、和维生素D在内的微量营养素缺乏也非常普遍。中国碘缺乏(IDD)占全世界的40%;估计22%5岁以下儿童患缺铁性贫血。2004年调查发现0-5岁的儿童身高达不到国际标准者,城市儿童为2.9%,农村高达20.5%。而我们邻国日本学生1995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在1%以下。我国在存在大量营养不良的同时,营养过剩所引起的超重和肥胖及与此相关的慢性病增加很快。《2004年中国学生体质和健康调研报告》称,到20世纪末,我国学生群体肥胖比例逐年增加,城市男生肥胖率约占10.1%,北京近两年肥胖儿童的数量增长速度惊人,中小学生肥胖儿约占15%,这一数字比10年前翻了一番。与20年前相比,超重及肥胖增加了3倍,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5倍,肿瘤的死亡率增加了1/3。我国40岁以上人群疾病患病率对比显示:糖尿病发病率为13.06%,高血压患病率为47.09%,体重超重患病率为34.18%,肥胖患病率为4.49%,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84.29%。中国居民营养失衡的问题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人身体素质的下降,中日合作青少年体质调查研究表明,日本青少年的生长发育,营养水平及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均好于同龄中国青少年,存在明显差异。如突增期日本男子1214岁,女子1012岁身高分别平均比中国同龄高87.5px60px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,全国青少年学生身体形态中身高,体重,胸围呈正增长,而身体机能发育水平呈下降趋势,爆发力、耐力和柔韧性等素质明显下降。专家指出,铁、碘、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缺乏,可以导致儿童时期的心理,智力发育及学习不良。营养不良和慢性疾病不仅影响到患者本人的工作和生活能力,而且给社会和家庭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,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。中国国家营养与发展课题组研究表明,我国因碘缺乏、缺铁性贫血、儿童营养不良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亿元。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%-4%。营养相关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,其医疗负担在1995年占整个GDP2.1%,这个比例还在继续增加。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,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智力低下,劳动能力丧失(部分丧失),免疫力下降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,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%-5%。按目前我国每年国内的生产总值90万亿元人民币估算,我国每年为此损失约3000亿-5000亿元。这个测算,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及患者、家庭、社会为此所付出的其它代价。




由此可见,我国国民营养失衡,导致的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,国民体质下降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,凸显了我国公众严重缺乏营养教育和指导。据调查,我国居民从电视、广播获得营养知识的比例高达60%-80%,从报刊、杂志获得有关营养的知识也达到45%-75%,而其中一半以上的营养学知识是通过上述媒体的食品广告获得。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,食品广告进行虚假功能宣传的多达42%,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意识被误导,造成奖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。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在我国5个城市开展住户和老年人“膳食指南”营养教育的结果表明,营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营养知识水平,改变对营养的态度及其膳食行为方面有重要作用。如住户和老年人营养知识得分在80分以上的人数百分比,从开展教育前的8.4%10.2%分别显著地上升到88.1%94.5%的比例。河南信阳地区6年农村居民营养教育的监测结果显示,营养教育提高了儿童及其父母的营养知识水平。1995年核查,身材矮小发生率比1990年降低6个百分点,由15.9%下降为9%;低体重儿发生率由18.4%降为3.5%,下降81%1995年与开展教育前的1990年相比,贫血发生率下降65.17%佝偻病发生率下降53.59%,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(PEM)发生率下降59.8%,维生素缺乏下降了8.11%。一项对生活条件相似的人群实施营养教育的对照实验表明,通过营养知识培训,可使根本不懂营养的农民的营养知识知晓率达到80%以上,其中3/4能应用所学的营养知识喂养婴儿,科学地选择和搭配食物来保证所需营养素的摄入,2年后0-7岁的儿童贫血率从72.28%下降到44.48%。由此看出,通过营养师定期和不定期的营养指导,使我国居民能自觉的科学选择食物,对提高营养状况将是一条有效的措施。上述分析表明,要解决我国公众的营养问题和避免罹患营养相关性疾病,核心问题是开展营养教育与指导,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,这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,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经济,有效的措施之一。我国正处于膳食模式与疾病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,核心原则是调整膳食结构重视平衡膳食。

(作者系营养配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)